香港首個街市舊上環街市於1858年誕生,商戶在劃好的檔口裏營生,建築啟發中環、灣仔等街市設計,古典建築風格的第一代街市大多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拆卸,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街市為第二代或第三代街市,設計以實用功能為主,如中環街市、灣仔街市、必列啫士街街市為當中表表者。

整個中環街市由當時的工務司署(Public Works Department)負責設計,從街市的功能出發(Form Follows Function),所以當時也被視為是最先進的街市。街市的設計以實用功能出發,地面是魚檔57個及家禽檔46個,一樓是豬肉檔62個及牛肉檔40個,二樓是蔬菜檔50個及生果檔31個,全部採用開放式自由平面,每個攤擋的間隔牆僅有一個成年人的高度,令室內光線充足及空氣流通。頂層是職員辦公室及宿舍。

每款檔口其實有其專為售賣新鮮食材需要的貼心設計,例如地面的魚檔除設有一張混凝土製的工作枱面外,在檔舖後方還設有一列魚缸,暫養活魚,方便鮮活儲存和售賣;又例如一樓的牛肉及豬肉檔,舖面比起魚檔稍闊,在原設混凝土枱面上放置木枱面,應該是用來將不同豬牛部分斬件售賣;而天花也設有幾行鐵架和掛勾,用來吊掛豬牛各部位。在二樓內的蔬菜和生果檔,同樣為了陳列不同種類的蔬果而設有三組層架,方便市民選購,天花也裝上幾行鐵架,讓檔主擺放各式各樣的新鮮生果,以供選擇。所以當年中環街市的檔口設計,可說是切合街市功能的原型,奠定日後建成的現代街市(灣仔街市、必列啫士街街市、油麻地街市等)的典範。

保育策略

中環街市的攤檔初時是為了分別出售六種不同類型的食品而設計。每個類型的攤檔將會以2至3個為一群組予以保留,合共保留13個攤檔。 每個特定類型攤檔將根據本來的安排,於原有樓層和區域保留,即於地下保留魚、家禽檔位;於一樓保留牛羊及豬肉檔位;於二樓保留蔬菜、生果檔位。攤檔會設置於主要通道,方便公眾人士參觀。 攤檔的原有元素將予以保留,並會融入將來的室內設計,結合如零售及餐飲等用途。

在保育街市檔口方面,由於街市內大多檔口的結構部分已殘缺不全,保育團隊盡力就每一類型食品所經營的攤檔作保育,合共保留13個檔口。團隊不只修復這些檔口的結構及作加固,更重新展現其原有的「上海批盪」飾面,以及復修檔內的設置,例如肉檔的肉枱和掛肉的鐵桿、魚檔的儲水箱和魚缸以及蔬果檔的售貨架等,以呈現檔口昔日的整體面貌。

代代相傳

中環街市位於皇后大道中與德輔道中之間,東、西兩側分別是域多利皇后街與租庇利街。她是香港現代化街市的先驅,在同一座建築物裡,有魚檔肉檔,也有生果蔬菜。中環街市曾是東南亞最大型的肉類市場,當年港督戴麟趾(David Trench)和葛量洪(Alexander Grantham)均有到訪。中環街市不但本身歷史悠久,連內裹的檔户也屹立了數十年而不倒,子承父業,世代相傳。就像其中一檔魚販葉先生,他於1939年中環街市最初開業時入行學師,後來將魚檔傳給兒子,一直經營至街市關閉為止。

https://www.centralmarket.hk/tc/